以前有個女孩子到了佛寺,想要佈施,但經濟條件不是很好,身上只有二文錢,於是她就把這二文錢捐給了佛寺,這時候佛寺裡的主持便親自為她做功德懺悔。
後來這位女孩入了皇宮變富貴了,便帶著幾千兩的銀子到佛寺裡來佈施。但是這次住持卻只讓他的徒弟代為迴向而已。女孩不禁問道:「我以前佈施二文錢,師父您便親自為我做功德懺悔;現在我佈施幾千兩的銀子,而師父您反而不為我做迴向,這是什麼原因呢?」
住持說:「上次佈施的財物雖然很少,但是您的心卻很虔誠,如果不是我老和尚親自代您懺悔,便不足以報答您佈施的功德。現在您佈施的財物雖然很多,但是佈施的心不如上一次的虔誠懇切,所以我叫人代您懺悔,也就足夠了。」
《了凡四訓》在「積善之方」以這個故事來說明「善」有「半善」和「滿善」。
女孩貧窮的時候捐二文錢是「滿善」,等她是有錢人了,佈施千金反而是「半善」,問題不是捐多捐少而是在於她發心的虔誠度。
佛家有句話說:「貧窮佈施難,富貴修道難」,人在貧窮的時候要佈施錢財是相當困難的,但女孩捨得將身上僅有的二文錢捐出來,真的是很有心,功德無量。
佈施錢財對於富貴人家來說,反而是輕而易舉,但這也並非要富貴人家捐超過自身能力的錢財才叫做誠意十足,而是有另外的考題。
這輩子富貴是因為上輩子有種福田,這世應當惜福繼續植福。但是,沒有這層認知的人,很容易迷失在物質世界裡,就像有些富二代,不僅沒有珍惜福報,反而有好條件去造更多不好的業。
人有錢就會有許多可以做、想做的事,變得很忙,提到做善事嘛⋯⋯出錢比較快,要撥時間去當志工或者讀聖賢書、念經、去佛堂聽道理….可能沒時間。所以說「貧窮佈施難,富貴修道難。」
比起貧窮和富貴人家,最好是出生在小康家庭,因為小康比貧窮人有能力做一點財佈施,但又沒有像富貴人家那麼富有,所以做佈施很容易「滿善」XD。
小康不會像日理萬機的富貴人家那麼忙,也不會有太多的金錢可以享樂,所以要修道,只要自己願意發心,都是可以撥時間進行的。
關於「半善」「滿善」,《了凡四訓》還有另一則故事,下封信再跟您分享。:)
※在下方輸入您的伊媚兒,訂閱澍水雲美日信,可以免費收到最新文章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