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個老阿伯八十幾歲了,經常臭屁說自己不知道痠痛是什麼。
聽得我好生羨慕….
我說:「阿伯,要如何才能跟你一樣不會腰痠背痛?」
阿伯說:「雖然我很愛吃肉還有生魚片,但是我知道我福薄,省省吃就好了,不要貪吃,如果貪吃,病業就來了。」
阿伯意思是,每個人的福報不同,福報夠的,吃得多高級、想吃多少的肉,都不打緊,因為他福報扛得住。
福報薄的,吃得太好,會扛不住,容易生病。
阿伯還說:「以前拜拜都要拜三牲,我都改成拜素的,大廟大拜拜的豬公,大家都搶著要,我都讓給別人,因為我無福消受。」
我覺得有理,可以學習,也就跟著改了。
肉肉是很好吃的,無論燒烤還是涮涮都好吃,還可以給我們提供營養。
但是自從懂因果業報的一些道理,關於吃肉,多多少少有點改變。
只不過要完全吃素,目前我比較難做到…
佛教有一種叫做「三淨肉」的說法,是針對過著乞食生活的出家人而言的。佛陀與弟子過的是化緣生活,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,只能隨緣飲食,給菜吃菜,給肉還是得吃肉。
雖然如此,佛陀對於施主所施的肉食能不能接受仍是有規範的:
1.不見殺—親眼看到他人正在殺來供養你的肉不要吃(就像是去市場買活魚,親眼看魚被敲死);
2.不聞殺—聽人說是為供養你而殺的不要吃(例如過年去鄉下親戚家作客,親戚說要為你宰一隻活雞招待你);
3.不疑殺—懷疑是為供養你而殺的也不要吃(好比你去朋友家,朋友沒有說,但你懷疑那些活蝦活蟹有可能是專程為你而殺來配啤酒的)。
「三淨肉」是對於學佛弟子遇到不得已的情況下給予的一種權宜方便,並非鼓勵這樣的肉可以吃、儘量吃。
我們一般人無法馬上吃全素,也可以學習先吃三淨肉開始。
只是…仔細想想…生活中好像很難有完全的三淨肉,像前封信提到我和朋友去海產店吃活魚,假設我不去「欽點」魚,而是叫老闆隨便煮一隻活魚,那條魚其實也是「間接」為我們而死,不是完全的三淨肉。
所以想吃肉去市場買已經處理好的,適量就好,不要為了口腹之慾現宰現殺。
每個人的狀況不同,沒有絕對的吃的標準適合每個人,但是可以想想光目的母親,想想自己身體健康「需要」還是「想要」?再想想自己的福報要怎麼花?夠花嗎?可能大概就知道肉肉怎麼吃對自己會比較好了。
下封信跟您分享第3則救媽媽的故事,記得收我的信唷!